首页 > 资讯 > 内容页

电子密度与电荷分析|播报

2023-04-17 20:06:41 来源:哔哩哔哩

电荷,我可能最早在小学自然课程里就学到,例如摩擦生电、同性电荷排斥而异性相吸等,中学阶段我们从原子结构的学习中了解了电子、质子,可能对电荷理解更深了。但此时的知识结构,还停留在把电子当作实物粒子一样对待,好像一个个乒乓球,就是小点。大学时,当我接触到量子力学和波粒二象性,首次把电子作为波来理解,着实难以接受,甚至听着都别扭。

等从事计算模拟,有更多机会去面对各种物质中各类元素的价态变化,这大大丰富了我对电荷的理解。尤其是当我自己能通过密度泛函程序,第一次绘制出H2分子的电子密度图,兴奋了好一阵,好像真的看到了电子似的,也忽然领悟量子化学老师总挂在嘴边的话:“不要只看到原子,要看到电子!”

这种不间断学习,也夹杂着对过往知识的不断审视和批判,因为量子力学框架把我最初“电子像很小的乒乓球”的概念击得粉碎,同时也让我对大学教材里各种带电离子的价态开始怀疑 – 如果电子不是一个个粒子,凭什么在不同化合物中还能得到整数电荷,例如Fe2+, Fe3+等,这隐隐触发了我对“电荷”的怀疑。加之后来学到各种电荷,如Bader电荷、Mulliken电荷等,我更为迷茫。但得益于大量科研实践,我慢慢理解电荷仅仅是表观概念,好比穷人、富人一样,而电子的空间分布才是本质。把握了这一点,一切电荷相关分析,只需要抓住电子及其分布就抓住了源头。


(资料图片)

4月25日,老司机把整理的很多案例,通过小班课的形式来分享讨论,理论配合实际操作,包含建模、参数测试(如磁矩)、计算、数据分析。三个操作案例分别是:阴离子吸附、混合价态计算与块体点电荷缺陷。利用案例浸入式学习,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更具体!

第一节:电子密度分布

密度泛函理论(DFT)的核心就是用电子密度作为变量,研究原子间作用,因此电子密度是DFT计算自然而言得到的结果。同时借用波函数的几率解释,量子化学计算也同样可以很方便得到电子分布信息。通过对电子分布(Electron Density)进行各种解析,尤其是可视化,能显著帮助我们获得物质结构信息。第一节课,我们会迅速建立电子密度与电荷分析的宏观知识框架,帮助我们明确平时如何选取合适工具和指标进行分析。

第二节:电荷定量计算与分析

电荷计算的难处在于电子归属方案难以统一。不同于实物例子“我的就是我的,你的就是你的”,电子的波动特性导致我们不能明确把某个价电子属于到某特定原子,因此理论上任何波都能全局分布。正因为这样,各种对电子进行归属的方法就提出来了,对应于不同的电荷方案。这种定量计算毫无疑问带来了极大便利,使得我们很轻松地将价态、氧化还原、电子传递等关联起来,而这些同实验结果又紧密联系,因此用途极广。一个经典案例是碳正离子,如下图,用电子分布能轻松看到CH3碳正离子、自由基、阴离子的差别,同时用经典的Mulliken电荷也能解释其差别,但经典价态以及杂化理论就存在极大困难。

第三节:电子密度投影与分解

电子结构有多种表达方式,如态密度、能带、轨道等,如果采用投影、积分等方法,还能获得更多信息。一方面,我们能通过定量电荷计算,理解催化、电池充放电中特定元素的价态变化,另一方面也能将电荷分析同其它电子结构,如态密度积分分析等结合而互为佐证。本节课我们展示多个案例,将电荷同多种数据源进行融合分析。

如果您对电子空间分布和电荷分析,欢迎联系老司机了解更多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