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内容页

健康=不生病?我们的健康观在发生变化 世界新动态

2023-04-12 16:11:34 来源:读创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读创/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姚嘉莉

近日,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、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、教授张持晨作客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的第107期珠江科学大讲堂,带来了《现代健康观与自我健康管理》健康科普讲座。本次讲座以现代健康观和自我健康管理为切入点,与公众共同了解现代健康观的内涵与演变,从膳食、运动、心理等维度,科普健康相关知识,提高公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。

广东科学中心供图

“很多人在健康观念方面有一定的误区和怪圈。”张持晨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到,以往大家都误以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。但实际上健康不等于不生病,大家需要突破观念上的误区,在健康管理上,要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预防为中心,建立一个现代健康观。

张持晨说,健康观一定要从小养成。比如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,在学校吃饭要注意饮食安全,在外活动要注意出行安全。这些都是跟健康密不可分。日常吃早饭,不熬夜,经常锻炼身体这些行为,同样属于健康行为。

“健康观是会变化的。”张持晨指出,这么多年来人类的疾病谱在发生变化。建国初期影响居民健康主要的问题是急性传染性疾病,发展到现在影响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。正是这样一个疾病谱的转变,让我们需要突破旧观念。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有明确的定义,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或者不患病,而是对身体、精神和社会这三个方面都得完备,才称之为健康。自身的观念和自身的行为对于自己的健康影响是最大的,要培养自身主动健康或者积极健康的现代健康观念。

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,熬夜是家常便饭。既然无法规避,就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弥补造成的损害。当然,还有其他的行为性问题,比如偏吃肉类、吸烟、腌制蔬菜等,这些行为对于健康都产生重要影响。

当身体出现不健康的症状,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我们会首先发现。因为大家都是感觉不舒服才去看病,所以学会自我健康管理。张持晨提出三大建议:一是合理膳食,参照国家在去年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进行合理安排;二是运动,运动可以减少心脏病、中风等危险,可以减少二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,可以缓解和预防高血压,可以减少腰痛,也可以改变心理状态;三是心理平衡,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健康的一部分,心理平衡有“三个三”,三个快乐,三个正确,三个平衡。

张持晨最后总结到,人生有两本存折,一本是存钱的,一本是存健康的,及时地投资健康,树立现代的、积极的、主动的健康观,并把这个观念在自己和家人中生根发芽。

审读:乔会青

相关新闻